• Sep 27 Mon 2010 00:03

雪山隧道長12.9公里,在隧道內幾乎跟外界隔絕,你能看到的只有速限表、前方車輛的車尾燈,以及四周毫無變化的景色。你能做的就是聚精會神、緊握方向盤,等待隧道洞口另一端的光亮。

9月23日凌晨1點多,我被媽搖醒,說阿嬷喘不過氣來了,快點叫救護車。我神智不清,只想圖個舒服的覺,就在五秒內意識到這關鍵字:「阿嬷、救護車、快一點。」

阿嬷到礁溪杏和醫院時,脈搏只剩下36、血壓飆到200以上,全身癱軟無力的她的身體,是全世界我觸摸過最軟的東西,也最讓我害怕的。

恐懼不能吞沒我們,爸、媽、弟和我,深夜的礁溪。醫生說,礁溪這裡最多只能處理到這樣了,要立刻轉到宜蘭的陽明大學附設醫院。

救護車的聲音,消失在省道的彼端,我竟然想起【父後七日】的橋段。這聲音,一定是「有醫~有醫~」

飯店的人送我跟弟到宜蘭醫院時,已經半夜兩點多,阿嬷還在不停的嘔吐,但意識清醒了。鼻管插的是抽除肺積水用的導管,原本戴上的氧氣罩已經除下。

不爭氣的我,又想起了「插管容易拔管難」,我的阿嬷不是太空人,他還會活得好好的。

導管抽出的是和著血水的不知名液體,從阿嬷臉上可以解讀出她非常不舒服,又嘔吐了。急診室的護士幫忙阿嬷翻身、換床單。

媽在櫃臺填寫住院資料,因為情緒平復不下來,一直寫錯字;爸拿著阿嬷的健保卡和兩排假牙走出急診室,一堆單據塞到我手上,我邊梳理著邊填寫住院資料表,才發現其中有一張單據是病危通知書。

我不願多想,填好所有的單據,爸媽說他們要留下來等,我跟弟回到飯店,半夜三點。一小時像過了一世紀…。

一天24小時內,加護病房只開放兩個半小時的時段給病患家屬。隔天一早,我們退了房,直奔宜蘭醫院。第一個時段是上午10點半到11點,所有心急如焚的家屬在ICU外排排站,口罩、隔離衣、消毒酒精。

ICU病房門一打開,充滿消毒氣味的空氣令人窒息,我看到阿嬷躺在病床上,緊閉著雙眼。脈搏已經回到87,血壓降下來。

「阿嬷,阮們來看你,」

阿嬷奮力張開眼,流出眼油,手的溫度異常高;我們喚來護士,說打點滴的手是否太緊,怕阿嬷不舒服。護士交代了這幾小時內的病況,突發性心臟病引起,肺積水的原因我聽不懂,只知道要在ICU觀察一兩天。

11點,ICU關上房門,所有的家屬退出門外,開啟晚上探病場次無止境的等待。

人生地不熟的宜蘭,要去哪裡張羅東西?爸當下決定要住下來以應付隨時的情況,弟隨侍在側。我先開車帶媽回台北,接下來打電話通知親戚,聯絡之後轉院回台北的可能性、喬病床等等。

回台北的路上,我在宜蘭市區繞了20分鐘就是上不了國道五號。手機沒電,全身疲累,緊繃的神經一直無法鬆懈。腦中揮之不去的始終是加護病房裡面的呼吸器、心跳維持器的聲音,規律得令人難以忍受。還有清晨弟奮力要背起癱軟的阿嬷,全家連鞋都來不及穿,急著要送往醫院的情景。

放棄找路,我只好開回礁溪,再上國道5,回程的雪隧沒有堵塞,但天空卻下起了驟雨。爸跟弟正在病房外等著下一次探病的時間,那無止境的等待,時間沒有溫度,眼前是一片黑。

弟說:「我最討厭的就是等待。」

誰又喜歡等待?

出了雪隧就離台北不遠了,等轉到普通病房,阿嬷很快就可以出院了,我這樣跟爸說。


sw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來沒有這麼窩囊地說了一大堆廢話,只為了找到一塊漂亮的台階下。
那些過去我不愛的、鄙棄的,眼下我全扮上了。
這是七百多的日子以來我得到的,最寶貴一課。

人生何須執著?
堅持的原則愈多,愈要人家來配合,但憑啥要人家來配合你?
你?何許人也?

考慮許久,偽善與假面成為必要配備。
自以為粉墨登場的這些日子,從龍套演員脫身,慢慢有幾句台詞的地位。
這次,你成為特技演員啦,高空跳傘的主傘有了、備傘打不開,
你心裡不踏實,還是選擇離開吧!

這是個相對好的決定,只要你不是選擇回去....

有那麼一瞬間,你眼中見到的他的不屑,彷彿才是真的..
此刻,樓上的聲音,不斷不斷提醒著你,
所有的那些需要你仰望的人,沒有一個不需要拿著靈魂去和魔鬼打商量...

sw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25 Mon 2008 17:00
  • 雜感

生活裡充滿了抱怨,想要扭轉這樣的氣氛,看來還是只有從自己做起。

其實人生就是這樣,每件事情都需要學習,
因為有社會既定的架構與機制,我們才能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

以工作為例,公司制度就是一種保護機制,可以保護大部分的人,降低經營的風險。
但是小部分的人,會因為公司的某些制度,或人的問題感覺到不愉快,
我想,這部份影響的人應該只有少數。

但是某些事情影響到少數人,又在不同時間影響到不同的少數人,
時間久了,可能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被影響到的負面經驗,
因此,出社會一段時間的人,聚在一起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抱怨工作。

不管工作上的人事物,只要是跟工作相關的,很少有人感覺到百分百滿意的。
其實,就連我們自己的求學階段都不會要求要每科都考一百分,
卻在無形中要求工作給我們的要樣樣滿分。
要給我一個賞識我的老闆,很好的薪資待遇,好相處的同事,還有暢通的升遷管道。
因為我們自己把工作環境的標準訂得太高,所以常常感到失望,沮喪。

抱怨如果只求情緒出口,那也很好。
但我的經驗告訴我,抱怨完了如果事情沒有解決,抱怨會一直持續下去。

這樣其實是不好的惡性循環,所以,我通常會在聆聽完人家的抱怨之後,
反問他想要從這當中得到什麼,進一步引導他,覺得要怎樣做可以得到他想要的,又不會影響到別人太多。

sw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活就像一塊碎玻璃,很難在短時間內癒合,
所以選擇過著極端的日子來麻痺。

不去想明天要作什麼,只想好好過完今天;
因為明確底知道,就算癒合了,還是傷痕累累。

老朋友死了,只好跟新朋友混在一起。

以前是個嗨咖,好嗨啊,
做什麼事情都一副熱血青年的樣子,全力以赴。
後來不知道怎麼了,也記不得了,
總之就變成現在這副死樣子,且愈來愈極端。

今天問一個朋友:你以前是不是從小到大都當班長啊?
她說不是。

會這樣問,是因為他有些行為跟以前好像,
真是古道熱腸,常常為朋友兩肋插刀的人。

可是那個人好像在某個特殊的時間點被抽離身體了,
所以就變成現在這副怪模樣,
開心的時候好嗨,不開心的時候誰都不理。

sw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南星?這是什麼星?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很喜歡.....

八月份發生了一件顛覆我生活的大事,我愛上蕭敬騰了。

sw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想出一個名詞來定義最近低波動情緒的狀態,謂之「自律的低潮」。

我想,短期內我都想不出一個可以解決目前困境的方法吧,
加上,我真的是無法放空的人(嘗試過也失敗過)。
因此,我可能會持續性的維持情緒低波動度,
多蓄積些能量,再決定下一步。

一直以來,我都是個自以為低調的高調人,
在我心裡,是想低調;我的行為,卻高調無比。

至少,
低調的人存在感很低,
而我,
大概請個半天假,隔天就會有人問我去哪。
多紮實的存在感啊。

sw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刺客聯盟(Wanted)

是一部娛樂性頗高的電影,劇情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特效和很多超扯的動作場面蠻值得一看的。
劇情的轉彎大概到中段就可以猜得出來,沒有太大的新意,也是劇本比較不嚴謹的地方。
不過,要求好劇情、又要好演員、又得有特效、還要大場面的電影,
在強片如雲的暑假,大概只能去看「黑暗騎士」吧。
不然就等之後的木乃伊三或X檔案。

sw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hy so serious?


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是很多人心中暑假首選強片,
或許是因為蝙蝠俠,或許因為早逝的希斯萊傑(Heayh Ledger)。

這部電影在網路上引發廣大迴響,
因希斯萊傑把小丑(JOKER)詮釋得太過出色,鋒頭甚至強過蝙蝠俠克利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

對這部大片,我當然抱持躬逢其盛的態度。

其實,我原先有點抗拒,是因為擔心太過沉重會承受不了。
(這裡所謂「承受不了」並非指無法觀看 downer movie,而是不想要讓已經不怎麼好的心情更差。

在同事大力推薦之後(真是個經不起鼓吹之人),
我還是在非假日的下班後衝到戲院去看,
不看還好,看了,直覺是部好片。

sw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就聽說這部片有多感人了,在亞藝影音撲了三次空,更讓我下定決心非看不可。
最近也剛好真的很閒很閒超閒,所以我租到、也看完了。

這是部雋永的片子,劇情不能說很芭樂,只是有點芭樂,
第十一分鐘後的劇情急轉直下,算是很好的轉折與爆點,
不過,片中還是有太多其他片子的影子(這告訴我們真的不要看太多電影),
算是個小小遺憾,

喔對了,男主角,我實在很難跟「三百壯士」連結在一起。(因為沒脫嗎?呵呵)

看完電影通常會對自己的人生有強烈的投射,尤其是心有戚戚焉的那種。
我,這麼理性的人,也對這部片有了部分投射。
幾個橋段讓我偷偷拭去眼角淚珠,
原因是,男主角對女主角的愛,實在氾濫到讓人嫉妒,
這就是我常常告訴你的,我不是不想要愛情,是我不敢奢望。
因為,要就要最完美的,我何德何能,去擁有一個這麼愛我的人呢?
(別再說我很悲觀了,我只是不喜歡out of control的事情, i.e. love)

sw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不起......

sw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